COPYTRACK 圖片版權爭議與應對案例,連圖庫公司都頭疼的騷擾。
前言:COPYTRACK 與圖片版權爭議
近年來,越來越多台灣網站經營者收到來自德國柏林一間名為 COPYTRACK 的公司發出的圖片版權侵權通知。這些信件宣稱網站使用了未經授權的圖片,要求提供授權證明或支付高額的授權費與補償金。面對這樣的情況,許多網站管理者感到困惑與不安,不知如何應對。本文將深入探討 COPYTRACK 的運作模式、圖片版權爭議的本質,以及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COPYTRACK 公司介紹與運作模式
COPYTRACK 是一家成立於 2015 年的德國公司,總部位於柏林。該公司宣稱專注於幫助創作者和圖片版權持有者保護其圖像著作權,提供全球性的數位版權管理與執行服務。
COPYTRACK 的運作方式
COPYTRACK 採用網路爬蟲技術自動掃描全球網站上的圖像(老實講,我研究了一下他們的爬蟲,寫得比我還爛),將檢測到的圖像與其宣稱代表的版權持有者的數據庫進行比對。當系統發現疑似侵權的情況時,COPYTRACK 會向網站擁有者發送侵權通知,要求提供授權證明或支付授權費和補償金。
一般而言,COPYTRACK 的通知信包含以下內容:
- 宣稱侵權的圖片資訊
- 網站使用該圖片的URL及時間
- 版權持有者資訊
- 要求提供授權證明的期限
- 未提供授權證明時的付款選項與金額
- 未回應時將採取的法律行動警告
COPYTRACK 索賠項目 | 金額 (歐元) | 說明 |
---|---|---|
圖片授權費 | €389.59 - €496.59 | 宣稱有效期為購買日起一年 |
過去使用的補償費 | €350.00 - €450.00 | 要求立即刪除圖片 |
法律訴訟費用 | 未指定 (更高金額) | 未在期限內回應時可能產生 |
COPYTRACK 的商業模式與爭議
雖然 COPYTRACK 宣稱其目的是幫助創作者保護圖片版權,但其商業模式和運作方式卻引發了許多爭議。根據國際評價平台 Trustpilot 的資料顯示,COPYTRACK 的評分僅有 1.2 分(滿分 5 分),92% 的評價為負面。
COPYTRACK 商業模式的爭議點
- 「疑似」侵權的模糊界定:COPYTRACK 使用自動化系統檢測疑似侵權,但這種方法可能導致大量誤判,將合法購買授權的使用者也列為侵權對象。
- 索取高額費用:COPYTRACK 要求的授權費和補償金通常遠高於市場上圖片的實際授權價格。
- 針對多年前使用的圖片:許多被 COPYTRACK 宣稱侵權的案例是針對多年前使用的圖片,此時網站擁有者可能已難以找到原始購買憑證,或是原本外包的網頁設計公司已經消失了。
- 法律威嚇策略:透過警告可能採取法律行動,造成心理壓力,促使被通知者選擇付款了事。
- 擴展至亞洲市場:過去主要針對歐美網站,近年開始將目標轉向亞洲地區,包括日本和台灣。
有評論者將 COPYTRACK 的做法與「智慧財產權蟑螂」相提並論,認為其業務模式處於法律灰色地帶。甚至有國外受害者成立了「Copytrack Victim Support Group」(COPYTRACK 受害者支持組織)以共同對抗這種商業行為。
收到 COPYTRACK 信件怎麼辦?
如果您收到 COPYTRACK 的圖片版權侵權通知,請不要驚慌。以下是建議的應對步驟:
初步應對策略
- 保持冷靜,不要急於回應:在一切確認之前,不要點擊信中的連結,因為點擊可能被視為已收到通知。
- 確認圖片來源:檢查被指控侵權的圖片是否確實在您的網站上,以及圖片的來源和授權狀態。
- 暫時下架圖片:如果不確定授權狀況,可以先將圖片下架,避免持續的侵權疑慮。
- 尋找購買證明:如果您確實合法購買了圖片授權,請盡速找到原始購買憑證或授權證明。
- 評估法律風險:考慮您的網站所在地區、目標受眾和 COPYTRACK 所聲稱的法律管轄權之間的關係。
策略性應對方案
根據實際案例分析,以下是應對 COPYTRACK 的策略性方案:
方案一:若您確實擁有合法授權
- 聯絡原圖片平台(如 123RF、Shutterstock 等)取得圖片的授權證明。
- 不急於回應,觀察 COPYTRACK 的後續行動。
- 當 COPYTRACK 發出最後通牒或提出法律行動威脅時,再提供授權證明並要求 COPYTRACK 提供其代表權的合法證明。
方案二:若您的網站不在德國或歐盟管轄範圍內
如果您的網站主要面向台灣或亞洲市場,不在德國或歐盟的司法管轄範圍內,您可以:
- 質疑 COPYTRACK 的法律管轄權,要求其證明德國版權法如何適用於台灣網站。
- 指出台灣與德國間缺乏司法互助協議,德國法院的判決在台灣不具直接執行力。
- 提高 COPYTRACK 的處理成本,使其權衡利弊後可能放棄追索。
實際案例的應對時間線
以一個實際案例為例,COPYTRACK 的通知與追索通常呈現以下時間模式:
- 第一封通知:要求在約 10 天內回應
- 第二封通知:在第一封截止後約 1 天發出,給予約 9 天回應期
- 最後通牒:在第二封截止後約 1 天發出,給予約 9 天回應期,警告將採取法律行動
- 實際案例中,在最後通牒後一個月仍未收到後續法律行動
- 約兩個月後,收到新的案件編號但針對同一張圖片的通知,彷彿重新開始流程,或是針對同一個信箱發送其它他們認知侵權圖片的案件編號。
回應範本與策略
如果您決定回應 COPYTRACK 的通知,以下是兩種情境的回應範本:
範本一:要求 COPYTRACK 證明代表權與侵權證據並指控網絡騷擾
Subject: Reference: Your Claim [Case ID: XXXXXX] - Request for Documentation and Notice to Cease Harassment Dear COPYTRACK Representatives, I am writing regarding your correspondence dated [DATE] concerning alleged copyright infringement under Case ID XXXXXX. After careful review of your claim, I must inform you that the image in question was obtained through legitimate channels with proper authorization. Your repeated communications containing escalating threats without substantiating evidence raise serious concerns about the nature of your activities. Your pattern of sending multiple threatening notices with escalating demands appears to constitute a form of corporate harassment that may violate Article 238 of the German Criminal Code (StGB), as amended on October 1, 2021. This legislation explicitly addresses digital forms of harassment (Cyberstalking), which includes repeated unwanted communications designed to creat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Before any further discussion can proceed, I require you to furnish the following documentation: 1. Verifiable evidence establishing that your client is the legitimate copyright holder of the image in question, including original registration documentation or equivalent proof of ownership 2. Legal documentation confirming that your organization has been properly authorized to represent the copyright holder in this specific matter, including the scope and limitations of such authorization 3. Comprehensive evidence demonstrating how my use of the image constitutes infringement, including: • Precise timestamps and URL locations where the alleged infringement was detected • Specific details of how the usage violates applicable copyright provisions • Evidence that the copyright extends to the jurisdiction where my organization operates 4. Legal basis explaining how German copyright law applies to content hosted in a non-German jurisdiction and targeting non-German audiences Until you provide this essential documentation, I request that you immediately cease all further communications regarding this matter. Continued pattern of threatening correspondence without substantiating your claims could be reported to relevant authorities as a potential violation of harassment statutes in both German and local jurisdictions. I maintain that my use of the image is legitimate and authorized. Should you provide the requested documentation, I will review it thoroughly and respond accordingly. Regards, [Your Name] [Your Position] [Your Organization] [Contact Information]
範本二:質疑跨國司法管轄權並指控網絡騷擾
Subject: Your Communication Regarding Case ID XXXXXX - Jurisdictional Challenge and Cease Harassment Request Dear COPYTRACK Representatives, I acknowledge receipt of your correspondence dated [DATE] concerning Case ID XXXXXX. I categorically affirm that the image in question was acquired through proper channels with legitimate authorization. Your organization's repeated cross-border communications containing legal threats without sufficient evidence constitutes a concerning pattern that may qualify as systematic harassment under Article 238 of the German Criminal Code (StGB), as amended specifically in October 2021 to address digital forms of harassment (Cyberstalking). Your communication pattern exhibits several troubling characteristics: • Sending multiple escalating notices • Changing case identification numbers for identical claims • Progressively increasing monetary demands • Threatening legal action without establishing jurisdictional authority • Creating undu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through deadline tactics Before this matter can proceed any further, I formally request the following: 1. Comprehensive Documentation of Copyright Ownership Provide certified documentation establishing your client's original ownership of the image copyright, including creation date,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nd territorial scope of protection. 2. Authorization Verification Supply legally binding documentation confirming your organization's authority to pursue this matter on behalf of the purported copyright holder, including the specific territorial jurisdiction granted in this authorization. 3. Detailed Infringement Evidence Furnish precise documentation of the alleged infringement, including exact URL locations, timestamps, and specific manner in which the usage allegedly violates applicable copyright provisions. 4. Cross-Border Jurisdiction Justification As my organization is registered and operates exclusively in [YOUR COUNTRY], outside German jurisdiction, provide detailed legal analysis explaining the specific international treaties, agreements, or legal principles that would grant German copyright enforcement authority over content hosted and published in [YOUR COUNTRY]. My organization has no legal presence in Germany, does not target German consumers, and operates solely under [YOUR COUNTRY] law. This raises fundamental questions about the applicability of German copyright provisions to this matter. I hereby formally request that you cease all further communications regarding this matter unless you can provide the documentation requested above. Continued unsupported claims and threatening communications may constitute harassment under both German law and the laws of [YOUR COUNTRY]. Upon receipt of proper documentation addressing these concerns, I will review the matter with appropriate legal counsel and respond accordingly. Regards, [Your Name] [Your Position] [Your Organization] [Contact Details]
COPYTRACK 行為與網絡跟蹤(Cyberstalking)的法律探討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跟蹤騷擾行為的樣態也在不斷進化。網絡跟蹤(Cyberstalking)已成為一個重要的法律議題,特別是在跨國網絡環境中。COPYTRACK 的商業模式和行為模式引發了一個重要問題:企業利用法律威脅和持續騷擾的行為是否構成一種網絡跟蹤?
網絡跟蹤的定義與適用
網絡跟蹤通常被定義為「利用網際網路或其他電子手段對個人、團體或組織進行糾纏或騷擾的行為」。它可能包括誣告、誹謗、威脅以及其他形式的心理壓力。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傳統上網絡跟蹤的受害者多為個人,但企業對個人或組織的持續騷擾同樣可能構成企業網絡跟蹤(Corporate Cyberstalking)。
德國刑法第 238 條與網絡跟蹤
德國於 2007 年將跟蹤騷擾罪納入刑法第 238 條,並於 2021 年 10 月 1 日進行了最新的修正,特別針對網絡跟蹤(Cyberstalking)和跟蹤騷擾軟體(Stalkerware)等新型態的數位騷擾行為。根據修正後的法律,持續性地向目標發送威脅性或騷擾性的通信,造成目標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的行為可能構成刑事犯罪。
有趣的是,COPYTRACK 作為一家德國公司,其行為模式——多次發送相同的威脅信息、更改案件編號重複索賠、升級威脅等級——與德國刑法第 238 條所定義的跟蹤騷擾行為有諸多相似之處。這種行為設計似乎不是為了解決合法的版權爭議,而是利用心理壓力和恐嚇來獲取經濟利益。
跨國網絡跟蹤的法律挑戰
在跨國環境中,網絡跟蹤的執法面臨複雜的挑戰。雖然德國公司可能主張德國法律適用於台灣網站,但同時,德國公司也應受到德國法律關於網絡跟蹤的約束。當台灣網站管理者能夠證明 COPYTRACK 的行為模式符合網絡跟蹤的特徵時,這可能為應對其索賠提供另一個法律角度。
識別網絡跟蹤的特徵
根據專家的研究,識別網絡跟蹤時應考慮以下特徵:惡意、預謀、重複、造成痛苦、沒有合法目的、針對個人或特定實體、無視停止警告、騷擾和威脅。COPYTRACK 的行為模式顯示出多項符合這些特徵的跡象:
- 重複性:反覆發送相同內容的警告信,甚至在案件似乎已結束後以新案號重啟流程
- 威脅:持續威脅法律行動和更高額的費用
- 未經充分證實的指控:在提供完整的證據之前就提出侵權指控
- 心理壓力:設計漸進式的威脅升級,意圖製造心理壓力
- 經濟動機:索取遠高於市場價值的費用
當網站管理者面對 COPYTRACK 的騷擾時,了解這些行為可能構成網絡跟蹤,不僅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的權益,還可能在回應中加入這一法律角度,提高 COPYTRACK 繼續騷擾的成本。
COPYTRACK對搜尋引擎與社群媒體的投訴風險
除了直接向網站經營者發出侵權通知外,COPYTRACK 還可能採取更具攻擊性的策略,包括向搜尋引擎和社群媒體平台提出侵權投訴,這可能導致更廣泛的損害:
搜尋引擎下架與SEO損害
COPYTRACK 如果向 Google 和其他搜尋引擎提交數位千年著作權法 (DMCA) 或類似的侵權通知,要求將被指控侵權的網頁從搜尋結果中移除。這可能導致:
- 被指控侵權的網頁從搜尋結果中消失
- 網站整體 SEO 排名下降,因為 Google 可能將侵權投訴視為負面信號
- 網站流量大幅減少,進而影響營收和品牌曝光度
- 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和資源處理 DMCA 反通知流程
社群媒體帳號和內容風險
COPYTRACK 如果向 Facebook、Instagram 等社群媒體平台提出侵權投訴,這可能導致:
- 特定貼文被移除或限制可見度
- 粉絲專頁被暫時或永久停權
- 帳號受到平台演算法的懲罰,降低內容觸及率
- 無法使用特定平台功能或投放廣告
- 品牌形象受損,造成客戶信任度下降
應對策略
面對 COPYTRACK 如果對搜尋引擎和社群媒體的投訴,網站經營者應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 準備 DMCA 反通知文件:預先準備好包含圖片授權證明的 DMCA 反通知文件,以便快速回應平台的下架通知
- 監控網站在搜尋結果中的狀態:定期檢查重要頁面是否仍在搜尋結果中,使用 Google Search Console 監控可能的侵權投訴
- 備份社群媒體內容:定期備份粉絲專頁的內容和數據,以防帳號被暫時停權
- 建立多渠道傳播策略:不要依賴單一平台,建立多渠道的傳播策略,以分散風險
- 與平台建立溝通管道:若可能,與平台的支援團隊建立聯繫管道,以便在發生問題時快速處理
了解並積極應對這些額外風險,可以降低 COPYTRACK 的投訴對企業整體營運的潛在影響。重要的是,這些平台通常採取「先移除,後調查」的原則,因此即使您最終證明內容合法,仍可能在過程中遭受短期損失。
如何確認圖片版權與避免侵權風險
預防勝於治療,以下是避免圖片版權爭議的最佳實踐:
選擇合法圖片來源
- 付費圖庫:如 Shutterstock、Getty Images、文網、123RF 等提供正規授權。
- 免費圖庫:如 Unsplash、Pexels、Pixabay 等提供免費授權的圖片。
- 創用 CC 授權圖片:遵循創用 CC 授權條款使用。
- 自行拍攝或創作的圖片:確保自行創作的圖片不侵犯他人權益。
免費圖庫的潛在風險
雖然免費圖庫是一個受歡迎的選擇,但使用者應當注意以下潛在風險:
- 釣魚圖片陷阱:部分不肖業者可能在免費圖庫中上傳未經授權的圖片,等待他人使用後再進行版權索賠。這種「釣魚」策略在各種免費圖庫中都可能存在。
- 授權條款變更:免費圖庫可能在不通知使用者的情況下變更其授權條款,使之前合法使用的圖片變為未授權狀態。
- 平台倒閉或資料遺失:年代久遠的免費圖庫可能已不再存在,使用者無法證明當初圖片的來源和授權狀態。
- 上傳者權利不明確:在免費圖庫中,上傳圖片的人可能並非真正的版權持有者,導致平台上的部分圖片實際上並未獲得適當授權。
- 授權爭議:某些免費圖庫的授權條款模糊不清,可能導致使用者誤解授權範圍或使用條件。
- 不承認現象:有些年代久遠的免費圖庫已不再承認過去提供的授權,或聲稱部分圖片從未經過授權。
為降低這些風險,使用免費圖庫時應該:
- 截圖並保存圖片的授權頁面
- 下載並保存授權條款的副本
- 記錄圖片的來源網址和下載日期
- 優先選擇有聲譽和歷史較長的免費圖庫
- 定期檢查所使用圖片的授權狀態
妥善保存授權證明
購買圖片授權後,應妥善保存以下資料,以備日後查證:
- 購買憑證或發票
- 授權條款與授權範圍說明
- 授權期限資訊
- 圖片ID或參考編號
- 購買平台的授權紀錄
建立圖片資產管理系統
對於企業或頻繁使用圖片的網站,建議建立圖片資產管理系統:
- 記錄每張圖片的來源與授權狀態
- 標註授權期限與使用範圍
- 定期檢查授權到期情況
- 建立圖片使用的內部審核機制
跨國版權執法的法律考量
圖片版權在國際間的執法涉及複雜的法律議題,了解這些基本原則有助於應對 COPYTRACK 等機構的跨國索賠:
版權法的地域性原則
版權法通常具有地域性,主要依據「侵權行為發生地」來判定適用的法律,而非版權持有者或追討方的所在地。因此,德國 COPYTRACK 對台灣網站的索賠在法律上存在適用性的問題。
國際版權公約與台灣
雖然台灣不是《伯爾尼公約》等主要國際版權公約的正式成員,但台灣的著作權法在實質上與國際標準接軌。然而,這不意味著外國判決可以在台灣直接執行。
跨國司法執行的限制
台灣與德國沒有簽訂司法互助協議,德國法院的判決在台灣不具直接執行力。要在台灣對台灣網站執行德國的版權判決,COPYTRACK 需要:
- 在德國法院獲得判決
- 委託台灣當地律師
- 在台灣法院重新提起訴訟
- 證明侵權行為影響德國市場或德國消費者
這些程序耗時且成本高昂,往往超過 COPYTRACK 可能獲得的賠償,因此 COPYTRACK 在國際案件中通常依靠「法律威嚇」而非真正的訴訟來達成目的。
實際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個實際的 COPYTRACK 索賠案例分析:
案例:台灣企業網站 DEMO 站被索賠
一家台灣企業的 DEMO 展示網站(XN)於 2025 年 4 月收到 COPYTRACK 的侵權通知,宣稱網站使用了一張未授權的圖片,要求在 4 月 26 日前提供授權證明或支付共計 739.59 歐元的費用。
案例細節
- 被指控侵權的圖片實際上是該企業在 2018 年透過達志影像從英國合法購買的
- 該圖片被放置在一個僅供展示用途的網站上
- COPYTRACK 索賠的授權費(389.59 歐元)和補償費(350 歐元)遠高於原始購買價格
應對策略與結果
- 企業首先聯絡 英國原廠 取得圖片的授權證明,確認購買日期和授權範圍
- 企業決定不立即回應,而是觀察 COPYTRACK 的後續行動
- COPYTRACK 按其標準流程發送了三封信件:初次通知、第二次提醒和最後通牒
- 最後通牒後一個月,COPYTRACK 並未採取實際法律行動
- 兩個月後,COPYTRACK 以新的案件編號再次發送針對同一張圖片的索賠,金額提高至 946.59 歐元
這個案例顯示,COPYTRACK 的策略主要依靠法律威嚇和心理壓力,而非真正的法律程序。當被通知者堅持要求其證明索賠合法性並提高其處理成本時,COPYTRACK 往往難以進一步執行其威脅。
總結:保護自身權益與尊重圖片版權
面對 COPYTRACK 等機構的圖片版權索賠,我們需要在保護自身合法權益與尊重智慧財產權之間取得平衡:
尊重圖片版權的原則
即使 COPYTRACK 的商業模式存在爭議,圖片版權本身仍應受到尊重。作為網站管理者或內容創作者,我們應該:
- 透過合法管道取得圖片授權
- 遵守授權條款和使用範圍
- 妥善保存授權證明以備查驗
保護自身權益的策略
同時,當面對可能不當的索賠時,我們有權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 要求索賠方提供足夠的法律依據和侵權證據
- 質疑不清楚或不合理的索賠要求
- 了解相關法律規定和跨國執法的限制
- 在確認侵權事實前不急於承認責任或付款
未來趨勢與建議
隨著 COPYTRACK 等機構將目標擴展至亞洲市場,台灣網站可能面臨更多類似的版權爭議。建議網站管理者:
- 建立完善的圖片管理系統,記錄所有圖片的來源和授權狀態
- 優先使用自創圖片或確定授權明確的圖片資源
- 定期審查網站上的圖片內容,移除可能存在風險的素材
- 遇到索賠時,冷靜評估情況,必要時尋求專業法律諮詢
最後,我們應該認識到,合理使用圖片版權是數位內容創作的基本道德準則,但也不應該在未經充分核實的情況下屈服於不合理的索賠要求。透過了解相關知識和採取適當策略,我們可以在保護自身權益的同時,維護健康的數位創作環境。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法律建議。如有具體法律問題,請諮詢專業律師。
Tag:
